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记一次网络模块的小规模重构
阅读量:5844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18

本文共 463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5 分钟。

注:本文中所采用的架构模式基于limboy设计的

目前项目中,网络相关的功能采用的是这样一个架构(基于MVVM),:

1.V/VC通过执行ViewModel中的MGJCommand属性的execute方法发起一次网络请求,并且通过KVO监听网command的result来处理结果,以下以用户登录这样一个业务场景来举例:

@weakify(self)    [self mgj_observe:self.loginViewModel.loginCommand keyPath:@"result" block:^(MGJCommandResult* result) {        @strongify(self)        //判断服务端返回的状态码是否为请求成功        if (result.error.code == SNHttpRespondCodeSuccess)        {            [self back];        }        else        {            //统一的显示请求错误的处理            [SVProgressHUD showWithHttpCode:result.error.code];        }    }];复制代码

2.ViewModel中通过调用SNHttpManager发起网络请求操作,并对返回的SNRespond做一些数据的本地处理,并通知V/VC:

_loginCommand = [[MGJCommand alloc] initWithConsumeHandler:^(id input, MGJCommandCompletionBlock completionBlock) {        SNLoginRequest *request = [[SNLoginRequest alloc] init];        [request requestRespondBlock:^(SNLoginRespond *respond) {            completionBlock([NSError errorWithDomain:@"" code:respond.code userInfo:nil], nil);        }];        [[SNHttpManager sharedManager] requestAsync:request];    }];复制代码

3.SNHttpManager是一个单例,通过将SNRequest的子类(内部封装了这个请求的地址、参数、请求方式等)传递给实际的网络库(AFNetWorking/ASI等,我们项目中采用的是基于NSURLSession实现的一个自定义库),发送HTTP请求,并将服务器返回的数据/错误/状态,序列化到SNRespond的子类中(默认是json数据的处理,封装了json的model化),最后通知viewmodel请求结束:

request.repondBlock(respond);复制代码

这里这个repondBlock即处理网络回调的block。

######很标准化的一个网络层的架构方案,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,却有些别扭: #####1.ViewModel通知V/VC的方式不统一 MGJCommand提供的回调方式是使用block,MGJCommandCompletionBlock中包含两个参数,一个id类型的error和一个id类型的content,由于在开发时并没有定义什么规范,所以业务实现的同学便按照自己觉得合适的方式去回调通知VC了,有的通过content参数来传递一个bool,有的通过error来传递一个bool,等等,所以说id类型的参数有时候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麻烦。

#####2.处理网络请求异常的代码冗余 对每一个请求来说,都会出现至少三种情况: a.请求成功; b.网络出错,请求失败; c.业务逻辑出错(密码错误,参数错误等),服务端返回错误码; 其中b和c,由于我们在SNHttpManager中做了处理,将网络错误的code和服务器业务错误的code统一成了一个枚举定义,对这个架构的网络发起者来说,b和c是同一个情况,统一为网络请求异常。但是需要在每个请求的调用者也就是V/VC处去判断code来决定是按a还是b/c的逻辑来处理,导致几乎每个请求处都重复地写了同样的处理网络异常的代码(根据code弹浮窗显示异常信息)。

###解决方案: #####首先解决问题2,由于SNHttpManager这个类本身就是跟业务有一定的耦合,因此在上述的第三部,将服务端返回数据处理成respond后,回调的block拆分成成功和失败两种状态,对应的即前面提到的a和b/c两种情况。 这样将业务的成功和失败的判断统一至了更下层的SNHttpManager中,简化了上层的代码:

if (respond.code == SNHttpRespondCodeSuccess)            {                if (respond.request.successRespondBlock)                {                    respond.request.successRespondBlock(respond);                    respond.request.successRespondBlock = nil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else            {                if (respond.request.failureRespondBlock)                {                    respond.request.failureRespondBlock(respond);                    respond.request.failureRespondBlock = nil;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}复制代码

此外,给SNHttpManager设置一个默认处理b/c情况的接口,我在这里使用了一个block,这样可以在程序启动的时候初始化好这个block:

[SNHttpManager sharedManager].defaultErrorCodeHandler = ^(SNHttpRespondCode code){        //根据不同的网络code显示对应的浮窗提示        [SNProgressHUD showWithHttpCode:code];    };复制代码

然后在SNHttpManager中调用这个block:

if (respond.code == SNHttpRespondCodeSuccess)            {                if (respond.request.successRespondBlock)                {                    respond.request.successRespondBlock(respond);                    respond.request.successRespondBlock = nil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else            {                if (self.defaultErrorCodeHandler)                {                    self.defaultErrorCodeHandler(respond.code);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    if (respond.request.failureRespondBlock)                {                    respond.request.failureRespondBlock(respond);                    respond.request.failureRespondBlock = nil;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}复制代码

对于一些特殊的请求,不想执行这个默认处理异常状态的操作怎么办,好解决,给request加一个bool属性来区分即可:

if (!respond.request.shouldHandleErrorCode && self.defaultErrorCodeHandler){    self.defaultErrorCodeHandler(respond.code);}复制代码

这样对于V/VC这一层的调用者,就除非有额外的需要考虑的网络异常处理逻辑,一般情况下就只需要处理网络请求成功后的业务逻辑即可(好幸福~~~~)。

#####问题2解决了,问题1也就好办了,由于底层的SNHttpManager已经将业务逻辑判断消化掉了,针对VM回调至V/VC方式混乱不统一的问题,在以前使用KVO方式监听command的result变化之上再封装一层,这里我给MGJCommand的category中增加了一个方法:

- (void)handleSuccessResult:(MGJCommandCompletionBlock)successHandler failureResult:(MGJCommandCompletionBlock)failureHandler{    [self mgj_observe:self keyPath:@"result" block:^(MGJCommandResult *result) {        if (result.error)        {            if (failureHandler)            {                failureHandler(result.error, result.content);            }        }        else        {            if (successHandler)            {                successHandler(result.error, result.content);            }        }    }];}复制代码

将判断逻辑直接封装起来,强制性要求上层业务实现的同学通过block来区分网络请求成功和异常的逻辑(妈妈再也不用担心看不懂别人的代码了~)

以上。

转载地址:http://xnqcx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bash脚本示例1
查看>>
企业应用系统驱动企业业务变革
查看>>
mysql(三)
查看>>
MySQL数据库主从同步(单台2实例)
查看>>
java中按字节获得字符串长度的两种方法 Java问题通用解决代码
查看>>
render: h => h(App) $mount 什么意思
查看>>
HashMap和HashTable简介和区别
查看>>
java json 库之 jackson
查看>>
【图像缩放】最邻近插值
查看>>
一个关于对象引用的bug引发的对于引用类型及数组的简单思考
查看>>
JavaScript 进阶知识 - 特效篇(一)
查看>>
React Native+Node.js 开发的课程表app项目笔记
查看>>
1. Two Sum
查看>>
es6的generators(生成器)
查看>>
阿里数据中台七年演化史——行在口述干货
查看>>
linux常用命令
查看>>
10.Java异常问题
查看>>
希迪智驾自动驾驶落地新思路:V2X + L4级自动驾驶货车,“落地”才是要务
查看>>
利用Git Webhooks实现jekyll博客自动化部署
查看>>
Fescar undoExecutor介绍
查看>>